![](https://i.imgur.com/vdSbNHj.png)
2023年2月5日,天气晴朗非常适合出门,我们受人所托带着一批物资驾车近30公里前往一家有140多名孩子的孤儿院,虽然过程中我们被谷歌地图带绕了整整一圈,但我们最后还是靠路长在嘴上的道理,沿路靠问把这家孤儿院给找到了。
由于我们到的稍微有点迟,里面的负责人、老师以及孩子们早就已经迎接我们,我们看到有小婴儿,也有已经成年的孩子,孩子们安安静静坐在椅子上,可能是他们是被叮嘱过不要吵吵闹闹,又或者感到陌生,我们简单跟负责人打声招呼,然后将20包大米、牛奶以及泡面等物资交给他们,并按照负责人的建议,开始给小朋友们发放牛奶。
过程中,别看他们安静但却非常礼貌感谢的话可是一句也没落,而且当我们漏发两人的时候还有热心的小朋友特意告诉我们,可见他们感情还不错,牛奶很快就发完,我们就简单跟负责人聊了几句。
负责人表示,这里的孩子年龄最小只有3个月而最大的孩子20岁的都有,这里的孩子来自全国各地的那些失去父母、被抛弃或者条件困难的家庭,而且他们孤儿院是没有领养机制的,也就是说这里的孩子是不能被领养的,据了解,这是为了防止非法人口贩卖事件的发生,不过虽然不能被领养,但是该孤儿院会养这些孩子从1年直到到高中毕业,而且还供他们读大学,甚至在毕业后还会负责帮他们找到工作,确保他们有了自力更生的能力。
听完上述介绍,我感受到这家孤儿院似乎并不把重点放在说这些孩子多惨或者多需要帮助,他们说的最多的是他们对这些孩子的保护,比如各种安全考量不允许人领养,坚持帮助孩子们读完大学并给他们找工作,而且上述发牛奶的环节也是负责人建议我们的,他说与其把东西放下就走,不如把带来的牛奶亲自发给现场每一位孩子,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好等等。
期间,我一个人闲逛时看到一名右手残疾的大叔,他也是这里的工作人员,我就简单跟他聊了一下,我们走到后面的菜园以及小教室,据说是平常大家会种菜,实现一定程度的自给自足,孩子也会在菜园旁边的小教室学习。
我们走着走着来到后面一排宿舍,原来是孤儿院新建的宿舍,估计是孩子的数量越来越多,原本的地方已经不够了所以才新建宿舍,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新宿舍花费大约 3万美元左右,现在正在网上接收捐赠来购买床(上下铺)。跟大叔聊完后,我突然想到孤儿院存在的意义,不一定只有孤儿受到帮助,而是大人多多少少都得到了帮助,这里有老师、残疾人等大人,他们可能是想要帮助这些孩子而留下,也有可能是就业困难在这里找到了工作。
接着到了午餐时间,我们简单看一下孩子的伙食,虽然菜很简单,但是饭倒是管够的样子,据食堂小姐姐介绍,100多名孩子和工作人员一天要吃一包50公斤的大米,现在孩子的数量已经140名多了。
活动结束之际,年轻的女老师一句:“孩子们快跟奶奶和大哥们说再见”,小家伙们仿佛是上课的学生听到下课铃声响起一样,不再安静也不再害羞,纷纷大喊着再见,非常多的孩子往我们这边冲,每个人都在说奶奶、阿姨、哥哥再见,起初我还觉得奇怪,直到一小伙说了一句让我恍然大悟的话,他说:“阿姨有没有零钱能不能给我1000瑞尔。”原来这些小家伙赚外快来了,他们很多人一直跟着我们到停车的地方,而后面的老师一路跟过来一边说:“别这样孩子们,这样是不对的”,仿佛已经习惯了此情景,而我们也没想到还有这“环节“,所以也没准备,只能往包里找尽量给他们。
随后,我们便上车回去了,路上我一直想刚刚孩子们跟我们要零钱的场景,我个人理解是之前的物资给的是给孤儿院,吃和用多少全凭大人安排,可在我们离开前,也就是他们自由活动的这一刻,他们拿到的钱和物品都是可以自己自由分配的,他们中或多或少也有自己想要的东西又或者想要做的事情,除了吃喝和睡觉这些基础需求,肯定也有自己的小目标,每次拿到一点点微不足道的钱,就代表他们离目标近了一点。
我当时,想起食堂小姐姐说的话,一天他们至少要吃掉1包大米,20包大米可能20天不到不就没了,所以个人的力量是非常的渺小的,但是也正是社会上的每个微不足道的力量,才让各孤儿院的路能够走的更远。